獼猴桃和柑橘是秋冬季
眼下正值獼猴桃大量成熟的時節,在葫蘆鎮葫蘆壩村的“獼柑套種”種植基地里,翠綠的藤蔓間,點綴著飽滿可人的獼猴桃?;刎撠熑藦堎F祥正在果樹間仔細盤算著今年的收成。“基地總共種植了近450畝的獼猴桃,今年是初掛果,畝產有1000斤左右,鮮果收購價是8元一斤,這種紅心獼猴桃市場行情一直都比較好,已經快要賣完了,效益還是很好的!”看著即將全部采摘完的獼猴桃樹,張貴祥的喜悅溢于言表。
而與其他種植基地不同,這里的一棵棵獼猴桃樹身旁,還栽種著不少柑橘樹,樹上也開始陸續結出了綠色的果子。“這里的一畝土地要栽種150棵獼猴桃樹,同時還套種了60棵柑橘樹?,F在柑橘也已經掛果了,在12月底就可以成熟采摘了?!?/strong>介紹著柑橘樹的生長情況,張貴祥心中充滿了對柑橘豐收的期待。
近年來,四川省提出了構建現代農業“10+3”產業體系的發展戰略,而獼猴桃是“10+3”產業體系中“川果”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,這也讓張貴祥看到了發展獼猴桃產業的前景。“當時聽朋友介紹說,葫蘆鎮這里的地形、土壤、氣候都非常適合種植獼猴桃,后來經過進一步的選擇比對,最終在2018年選擇了到葫蘆壩村發展獼猴桃產業?!?/strong>
“獼猴桃在每年4月掛果,8月到9月之間就會采摘結束,土地其實是有幾個月的空閑期。所以我就想能不能在獼猴桃地里再套種一些其他水果,最大程度的發揮每一分土地的經濟效益?!?/span>張貴祥告訴我們,一直以來,他都是從事農業方面的工作,特別是在水果產業上,有著豐富的經驗。因此,在決定來到葫蘆壩村之前,他就制定了“獼柑套種”的產業發展思路,在土地規劃、品種選擇、肥料管理等多個方面進行了反復探索和試驗,最終在今年實現了獼猴桃和柑橘的“雙掛果”,這種“獼柑套種”技術也成功獲得了國家專利!
“今年獼猴桃和柑橘都是初掛果,如果到了豐產期,兩種水果的畝產都能達到3000斤以上。除了這兩種水果,我們還進行球蓋菇的‘林下種植’,三種產業一起加起來,每畝地的年產值可以突破6萬元!”張貴祥說,產業的健康持續發展,受益的不僅僅是他這樣的產業“帶頭人”,通過“土地租金+務工費”的方式,許多當地村民也從中得到了實惠。
“土地流轉費用每畝地一年是600元,到基地里打工每天是60元,算下來一年還是有幾千元錢的收入,比之前自己種玉米、土豆那些好的多!”談到今年自己的收入,村民張學東同樣非常高興。
采訪中,張貴祥還特別提到,今年6月16日,沙灣區在全國首個“村博士工作站”的基礎上,又再次成立了三個“產業博士工作站”,通過引進知名大學博士團隊,幫助全區廣大農業企業和農戶更好地發展產業。而這其中的“大渡河流域特色水果產業博士工作站”就輻射了張貴祥的“獼柑套種”種植基地。“我們博士團隊會在獼猴桃授粉、病蟲害防治、水果冷鏈物流、產品初深加工等方面為基地提供全方位的智力支撐和技術支持,讓張貴祥的水果產業進一步做大做強?!?/strong>樂山師范學院教授周勇表示。
有了成功的經驗和博士團隊的支持,張貴祥這活躍在田間地頭的農村“CEO”也對未來有了更多的打算。“現在,我又在葫蘆鎮祝村流轉了70畝土地,來繼續擴大種植基地規模。同時,我還想把我的種植技術推廣出去,帶領村民們和我一起干,進一步增加他們的收入,大家一起致富!”
(責任編輯:杜冬麗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