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刺梨,大產業。9月16日,舟壩鎮石堰村舉行首屆農民豐收節,通過舉辦采摘刺梨比賽,吸引眾多采購商、游客及村民紛至沓來,與當地村民載歌載舞慶豐收,體驗采摘樂趣。
金秋時節,秋高氣爽,果實豐收。在石堰村1400畝刺梨產業園區,一個個金燦燦的刺梨掛在樹上,個頭飽滿、渾身帶刺,在陽光照射下,耀眼非凡。果農們散布在刺梨叢中,正忙著采收,一派喜人的豐收景象呈現在眼前。
活動現場,來自舟壩鎮的10個村(社區)組成的比賽隊伍聚集在刺梨基地,隊員穿上隊服,挎上籃子,躍躍欲試。隨著裁判員一聲令下,各參賽隊員爭先恐后采摘刺梨。雖說刺梨樹渾身長滿“刺”,但參賽隊員毫不理會,紛紛帶上手套,舞動著靈巧的雙手,扒開刺梨枝條,一摘一放,刺梨收入籃中,5分鐘、10分鐘……隨著時間流逝,參賽隊員左右開弓,加快速度,一籃籃刺梨倒入口袋中,不一會兒口袋便裝滿了。緊張的現場采摘結束后,經過稱重評定,最終前進村代表隊奪得第一名。
豐收節上歌聲飛揚,舞姿翩躚,歌曲《采茶舞》、小品《刺梨情懷》、歌舞《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》、歌舞《豐收樂》等一個個精彩的節目輪番上演,整場表演精彩紛呈,場面熱鬧非凡,場下不時響起觀眾陣陣掌聲,大家在喜慶熱鬧的氛圍中共同歡慶豐收時刻。
貌不驚人的刺梨,成為了石堰村生態發展的“先鋒樹”、鄉村振興的“搖錢樹”。近年來,石堰村堅持以黨建為引領,采取“業主投資+集體經濟+財政扶持”模式,不斷壯大村集體經濟,初步形成以刺梨為主導的現代產業園區,連片種植刺梨1400畝、甜竹500畝、梔子花200余畝、金絲皇菊30畝,預計產值100余萬元。成立2個專業合作社,建成日加工5噸刺梨的烘干房,形成集“種植+采摘+加工”為一體的產業鏈體系,實現了青山變“金山”、“山果果”變“金寶貝”的生態產業逆襲。
如今的石堰村,產業結構不斷優化,園區設施不斷升級,鄉村振興示范村的打造已初顯成效。下一步,石堰村將把握住“高速經濟”契機,推動農旅融合,發展集體經濟,改善人居環境,全力建設富美石堰。
(責任編輯:吳豪文)